回过头来谈谈禅宗的渐悟和顿悟两个法门的修持差异。五祖弘忍大师座下两大弟子,神秀与惠能,因对禅法心要的领悟不同,形成了禅宗后来的渐顿二法。

先来看看神秀大师的偈句: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。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。在神秀大师的这首偈句中,不难看出:他对本性的领悟,还执着于身心之相,未悟入空性。然五祖弘忍就此偈句对徒众讲,若以此修持,定得殊胜之果。意思是如果大家能不断地净化自己的身心,终必见性证果。就如同剥洋葱,一层一层往里剥,终会见到洋葱的中心是空的,无一物。

渐悟法门和顿悟法门(图1)

剥洋葱的过程,就如同渐悟过程。你每天的修行就好似剥洋葱,如此每天坚持,天长日久,终有剥下最后一层,见到内在空性之时。纵观如今国内外五花八门的各种禅修活动,大多数都是以渐悟修持,属止观范畴。无论是现今风靡国内的葛优卡内观禅法,还是以观呼吸的禅法,抑或泰国缅甸弘扬的禅法,以及密宗法师所传的禅法,均属此类。所得之定,称为安止定。渐修法门容易普及且可有次第修持,循序渐进,便于修持和掌握。

再来看惠能大师的偈句: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从这首偈句中,已然看出六祖惠能大师已不着相,悟到了空性,佛性现前。再看他对众生本有佛性的描述: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;何期自性,本无生灭;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;何期自性,本无动摇;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。这与《心经》中所讲"是诸法空相,不生不灭,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"同理。

渐悟法门和顿悟法门(图2)